台湾艋舺角头的前世今生电影“艋舺”与现实相差甚远

时间:2022-08-21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
这个是斜的就不用这个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由于逐一回复实在是太费劲了,所以就今天就开篇介绍一下,艋胛角头的前世今生。 如果文中出现一些历史事件以及专有名词,大家看完

  这个是斜的就不用这个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由于逐一回复实在是太费劲了,所以就今天就开篇介绍一下,艋胛角头的前世今生。

  如果文中出现一些历史事件以及专有名词,大家看完不理解的话,就去小编的主页翻翻,这一个多月的文章都是关于整个台湾帮派的,大家自己捋捋就通透了。

  艋胛角头是台湾社会群众对于现在台北市万华区西藏路以北一带地方势力的泛称。这一带就被称为艋胛。而在这一带混的“社会团体”都可以叫做艋胛角头。

  而这些地方势力的形成,早的可以追溯到清治以及日治时期。角头一词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台湾当地对山庄、部落的称呼。这些部落通常都有自己的信仰,形成的自我势力。说白了跟我们古时候一个个村子类似。

  但是由于都市化的发展过快,资源与利益不平等之下,这些小团体部落就形成了地下性质的团伙。

  举个例子,比如说深圳的很多现代化小区,在之前都是各个村子变成的,那是共同规划发展的。

  可在那时候的台湾可能别的地方都高楼林立了,这些部落却还是破栅栏一围,周围都是吃香的喝辣的,栅栏里边天天吃糠咽菜,放谁身上也不能平衡不是?

  而现在所称的艋胛角头,主要是指1950年后期至今,所逐渐发展的典型本省角头势力。

  台湾当地警察一般称呼1949后,大批涌入台湾的外省人建立的帮派为外省挂帮派,称呼本省土生土长的帮派为角头。

  在清朝时期,有一府二鹿三艋胛之称,当时的行政划分属大加蚋堡,清末与台北城、大稻埕并称台北三市街之一。范围大致为现今万华区三水街以北的地带。

  三水街至西藏路间之地带那时候称下崁,然而谈论角头时也常将此地角头划入艋舺角头。

  日治时期被日本政府改为“万华”。90年代台北市区里行政区域调整时,与龙山区、双园区大部份地区及城中区、古亭区小部份地区合并成为万华区。

  艋舺角头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18世纪中到19世纪末清治时期,泉州府人发生的分类械斗,由泉州府三邑县人,与泉州府同安县人,以及中立派的泉州府安溪县人等三方势力。

  并于1853年发生的械斗形成最早的雏型。而后在艋舺地区居民的增加也陆续产生了许多庄头,各庄头有奉祀其守护神的庙宇,称作庄头庙、角头庙。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日治时期,艋舺当地的以不法事业谋生者(就是你能想到的那些)与其协力者(收管理费的)盘踞在此,逐渐形成现今黑社会意义的角头团体。

  1948年台湾全省警备司令部调查“万华流氓新兴组织活动”时发现,日治时期就已存在万华车站“十二生相”、龙山寺口“十九路军”、祖师庙口“蜘蛛党”、蕃薯市“一心派”,及“堀江部队”等角头势力。

  然而这些角头在后,便逐渐销声匿迹。(关于228事件,大家可以去小编主页翻看台湾三大帮派简史一文。)

  50年代,艋胛角头势力蓬勃发展,而大多都是以地理位置划分,比如说大家比较熟识的芳明馆、华西街、头北厝(与错同音),被警方列为艋胛三大角头势力。

  后期由于芳明馆的大哥不断被自家小弟干掉,导致在2012年时期,华西街、头北厝、万国帮被媒体列艋胛三大角头。关于芳明馆的故事,大家可以去小编主页翻看。

  而在艋胛角头势力里,头北厝与河沟头两角头常年都有地盘与利益上的纷争,不时地会跃上报纸的头条版面。

  所以电影艋胛之庙口这些都是以这两个帮派作为参考创作的,然而电影中的很多帮派行为,也是被艺术加工后的,与现实中的角头行为还是相差甚远。

  好了,关于艋胛角头的故事,小编就为大家讲到这里,喜欢的小伙伴关注一波,以防迷路。小编星空以不同的视角带大家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