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平鸽到战鹰耗时七年歼8B变身国产首款中距拦射战机

时间:2022-09-26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
20年前中美南海撞机,海航一架歼-8II战斗机被美军EP-3撞击坠毁,作为一款高空高速截击机却要承担起拦截慢速机的重任。这种拦截本身就存在极大风险,但即便如此,这也是当年中国航

  20年前中美南海撞机,海航一架歼-8II战斗机被美军EP-3撞击坠毁,作为一款高空高速截击机却要承担起拦截慢速机的重任。这种拦截本身就存在极大风险,但即便如此,这也是当年中国航空工业所能提供的最先进战机之一。由于歼-8II型号很多造型又差不多不好识别,我们从具体照片可见飞机采用绿头白色涂装,再加上海航拦截部队当时装备接收情况,这架机型属于歼-8B具备中距拦射能力。

  提到歼-8B必须聊一下96台海演习,按照当时演习剧本登岸夺岛一次性解决问题,是预案也是终极方案。不过一切未知都源于能否夺取台海制空权,那年海峡上空硝烟弥漫,解放军组织多场三军联合军事演习。在阵阵电闪雷鸣般的实弹射击中,空中梯队出现了强-5、歼-7、歼-8,以及苏-27战斗机等,除初步形成战力的苏-27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外,其他都是老旧米格系列的仿制改型。

  这些老式战机的改进仿制改型,除了腿短外只有机动性灵活这么一个优势,机炮加近距格斗成了主要攻击手段。但同期要面对的对手机型属于跨代产品,包括美国双航母带来的F-14“雄猫”、F/A-18“大黄蜂”战斗机,以及对岸研制的IDF战斗机。这些都是经典三代机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在预警机和电子干扰机的加持支援下,可以轻松击败我们并获得制空权。外购苏-27数量有限制空压力又非常大,当时航空工业只能想办法在最先进的国产歼-8上想办法,于是在期间少量改装出歼-8B型(配A弹),使之成为苏-27之外唯一具备中距拦射能力国产战机。

  80年代初期,白天型的歼-8I早就成了鸡肋,对应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歼-8II得到重点关照。该型号于1980年正式立项,研制之初目标定位很明确:具备良好的中低空机动性以及全天候中距拦射能力。1981年歼-8II开始正式研制,1984年6月实现首飞,但配套JL-8型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由于技术问题无法按时完成,因此01批次只配备了性能很弱的208型雷达。

  预想中歼-8II搭配208型火控雷达,代号射雷-5(SL-5),配套霹雳-4中距空空导弹,主要承担起拦截图-22M“逆火”等假想敌。但源于204型测距雷达改进而来的208,性能提升不高属于60年代水平单脉冲雷达,存在空中掉高、截获不稳和不能牢固跟踪等多种问题,同时配套霹雳-4也没能顺利成型。因此歼-8II01批次战机虽然定型但问题不少,包括缺少平显火控系统、电子对控设备、208火控雷达未采用脉冲多谱勒机制、不具备下视下射能力等,基本不符合现代空战要求。定型状态的歼-8II仅生产了十多架,装备空军试验训练中心进行训练,由于航电和配套武器长期不达标获得一个“和平鸽”绰号。

  折腾了一轮发现造出来的机型达不到要求,国产战机再次面临断代危机,为此1985年12月1日,军方决定引进意大利阿斯派德中距空空导弹。1988年9月12日,空军和航空航天工业部在《关于歼-8II02批交付状态的通知》中明确,对02批次歼-8B进行8项交、换、改工作。包括挂载阿斯派德中距弹,加装PL-8近距格斗弹配套装备,改装平显火控系统,垂直极化天线雷达,通讯导航数传系统等,主要增加中距拦射和强化对地攻击能力。

  1988年9月,我们和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签订合同,引进“阿斯派德”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A弹)。合同包括85枚“阿斯派德”空空导弹,一级检测设备2套及相关技术文件,同时给予中方人员培训、技术支援等,合同总价约5500万美元。作为历经10多年无果而终的霹雳-4中距导弹的替代品,虽然经历了中美关系影响延误了几年,但在1990年-1996年间导弹及相关设备资料还是陆续顺利交付。

  “阿斯派德”引进后,既有效促进国产空空导弹及地空武器系统研制工作,更是有力促进了歼-8B及其改型中距拦射火控系统的研制工作。歼-8B作为当时国内唯一有能力挂载“A弹”飞机,当在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实验打靶测试任务,1989年7月21日,空司科研部和601所签订科研合同,歼-8B中距拦射改型正式启动。

  看似一切顺利实际接下来的研制过程却很艰难,1990年8月,意大利首批交付25枚“阿斯派德”空空导弹。接收后立刻送到科研机构,一方面配套歼-8B改装设计以及靶试,另一方面则进行测绘分析以便后续仿制。1992年12月,歼-8B首次进行了两次“阿斯派德”打靶测试,由于航电雷达等各种因素影响,最终导弹试射并没能获得成功。

  在详细分析并解决了原因之后,1995年歼-8B再次挂载A弹升空靶试,由于机载雷达突然出现异常,飞机在距15公里处才发现靶机。不过还是成功完成国产战机首次超视距空空导弹攻击,最终这批次测试结果是三发三中,歼-8B战斗机终于拥有了超视距作战能力。曾经的报道将这一经典瞬间记录在册,认为歼-8终于摆脱“和平鸽”绰号磨炼成“战鹰”,不再是有枪无弹的尴尬机型。1995年10月,成功打靶后的歼-8B终于解决了208雷达和阿斯派德中距空空导弹,以及PL-8近距格斗弹的匹配问题,12月26日歼-8B正式定型。

  歼-8B成为当时我国第一种装备平显/火控系统战斗机,也是第一种能够同时发射中距拦射导弹(阿斯派德),和PL-8近距格斗弹的战机。中国航空工业先后为空军和海航生产了50架歼-8B,改装后的歼-8B标配一门23-2航炮,翼下四个挂点可以携带阿斯派德中距弹,或者PL-8近距格斗弹,以及HF-16B火箭发射器。

  由于靶试阶段消耗了5枚阿斯派德,首批引进原装货只剩下20枚,还有60枚直到1996年2月才交付,完成复验测试已是4月份的事。在歼-8B定型阶段刚好到来,为了应对当时紧张的局势,军工相当高效对部分歼-8B进行了紧急改装。就算后期交付的60枚一起算上去也仅80枚,按照一架歼-8B携带两枚“阿斯派德”执行多批次作战任务,能在台海上空迎战美台三代机的数量不会超过10架。